在我国,手球运动虽然不如足球、篮球那样普及,但近年来,手球联赛逐渐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手球运动是一项充满激情、热血沸腾的运动,它不仅锻炼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更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手球联赛,感受这项运动的独特魅力。
一、手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手球运动起源于欧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当时,手球被称为“球戏”,主要用于军事训练。到了19世纪末,手球运动逐渐传入欧洲各国,并开始形成竞技性质。1920年,国际手球联合会(IHF)成立,标志着手球运动正式成为一项国际竞技体育项目。
在我国,手球运动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56年,我国首次参加国际手球比赛。1975年,中国手球协会成立,标志着我国手球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手球联赛的兴起,为我国手球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手球联赛的赛制与规则
手球联赛的赛制:
手球联赛分为两个阶段:预选赛和决赛圈。
1. 预选赛:各参赛队伍按照地域、实力等因素进行分组,通过单循环或淘汰赛的方式决出晋级决赛圈的队伍。
2. 决赛圈:晋级决赛圈的队伍按照抽签结果进行分组,通过小组赛、淘汰赛等环节决出冠军。
手球联赛的规则:
1. 场地:手球比赛在长40米、宽20米的场地上进行,两端设有球门。
2. 球员:每队最多有7名球员,包括1名守门员和6名进攻球员。
3. 比赛时间:标准比赛时间为60分钟,分为两个半场,每半场30分钟。
4. 比分:比赛以进球数决定胜负,进球多的一方获胜。
5. 违规:比赛中有以下违规行为:越位、手球、故意犯规等。
三、手球联赛的魅力所在
1. 激情四溢:
手球运动是一项充满激情的运动,比赛中球员们的奔跑、冲刺、抢断、射门等动作,都让人热血沸腾。每当球进网的那一刻,观众们都会为之欢呼雀跃。
2. 热血沸腾:
手球联赛的赛场上,球员们为了胜利而拼尽全力,展现出了顽强拼搏的精神。这种热血沸腾的氛围,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3. 团队合作:
手球运动讲究团队合作,球员们需要在比赛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这种团队精神,不仅体现在比赛中,更体现在球员们的日常生活中。
4. 健康养生:
手球运动是一项全身运动,可以有效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手球运动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四、手球联赛的展望
随着我国手球联赛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未来,手球联赛有望成为我国一项具有影响力的竞技体育项目。以下是手球联赛的发展前景:
1. 球员水平提升:
通过参加手球联赛,球员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国家队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2. 观众人数增加:
随着手球联赛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观众会走进赛场,为球员们加油助威。
3. 媒体关注度提高:
手球联赛的不断发展,将吸引更多媒体的关注,提高手球运动的知名度。
4. 国际影响力扩大:
通过参加国际手球比赛,我国手球运动将逐渐走向世界,扩大国际影响力。
手球联赛是一项充满激情、热血沸腾的竞技体育项目。让我们一起期待手球联赛的蓬勃发展,为我国手球运动的发展贡献力量!
手球是什么
问题一:什么是手球?不是所有的手臂于足球的接触都会被判罚手球。只有在符合以下几种情况下才能被判手球违例。
1、有意手球,就是运动员有意识的用手臂触碰足球这是一定会被判罚的。
2、在手臂离开身体的情况下于足球接触,并且因此而得到了利益也是会被判罚的。
但是,也有一些情况下是不会被判罚手球的。
1、在手臂没有离开身体的情况下无意识手球。
2、“球打手”,即队员在进行跑动或者是自我保护的动作,这是对方踢出的球太快,在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足球打在了手臂上,这也是不会被判罚手球违例的。
上面所说的是关于手球的规则规定,但是,在足球比赛中场上的形势千变万化,手球的形势也是多式多样,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裁判员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后结合规则的规定正确的分析场上所发生的情况,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决。
问题二:手球是什么运动?手球是一种起源于德国的球类运动,是现在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每场比赛60分钟,分为上下半场,各3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队7人,其中1人为守门员;比赛场地为长方形,长40米,宽20米;手球比赛是用手进行运球、传球和射门的运动,除守门员外其他任何人不能用脚踢球。
问题三:足球规则中手球是什么?球打肩膀不算手球,但必须球清晰的打中肩膀,没有碰到大臂.巴西联赛里经常有球员肩部停球.具体规则如下:
用手触球,例如:用手或臂部携带、推击球(守门员在本方罚球区内除外)。
以上情况都应判由对方在犯规地点踢直接任意球。如犯规地点在对方球门区内,该任意球可以在球门区内任何地点执行。如果守方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内故意违反上述九项中的任何一项者,应判罚球点球。在比赛进行中,如守方队员在本方罚球区内故意违反上述九项中任何一项时,则不论当时球在什么位置,都应判罚球点球。
问题四:手球分为哪几种?守门员出禁区,还有其他球员,只要球到手,或手到球都算手球,不过,有些是不用吹的,比如你把手放在胸前或要害部位,被球击中,就不算。埂
手球犯规的具体部位是指肩部以下.肘以上肩以下也算手球.
手球分为两种:一种是故意手球.即正个手臂的某个部位与球接触而改变了球的运行路线.这种情况下不但要罚球还要出牌.另一种是无意手球.即球虽然和手有接触.但接触的瞬间手并没有抬的动作是球打在了手上.这种情况不应该判犯规.如果手张开(即便被动碰也是犯规)或有主动意识要去碰球.均是犯规.还有就是如果手紧贴身体.一般不会被吹手球的.具体怎么界定有意和无意足球界的争执不小.那就要看裁判怎么判了.
问题五:手球是什么意思手球释义:1.从足球发展而来的一种比赛项目;每队七人,可以用手传、接和运球,一人守门,用手把球掷进对方球门算得分 2.手球运动所使用的球,形状像足球而略小
手球_百度汉语
[拼音] [shǒu qiú]
问题六:请问保健手球有什么功效健身球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健身保健器具之一。有石的,钢的,铜的,木的,塑料的,还有的只用两个核桃、胡桃作球。叮有中空的旋转时发出悦耳的声响。选择体积材质的,要看各人的兴致和经济能力,其健身效果是一样的。最高级的是形态完全相同的野核桃,其价值甚高。
健身球之所以有益于强身健体,在于玩球时指掌的适度运动,调节了肌体经络。玩健身球要有耐心、信心,做到持之以恒,并尽可能地与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传统健身项目交替进行,以增强健身效果。
祝你健康~
问题七:手球有什么好处手球是一种起源于德国的球类运动。手球就好似篮球加足球的混合物。手球似篮球,除了其中一个原因是大家都用需要用手去打之外,另外亦因为在手球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规则是由篮球的规则转变而成的。手球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因为除了个人的技术之外,全体的合作亦非常重要。因为这项运动的速度快,若要打得有力的话,除了要求很好的体力及过人的技术外,合作亦是另外最重要的一环。手球可说是一种适合很多不同年龄阶段人士参与的活动。手球是一种“全民运动”。手球适合中学生,对于大学生也同样适合。手球的特征是球的体积小,很容易控制,因此也较易发挥出球之劲力。场地面积的要求亦较小。球例简单,危险性不大。运动量适宜,不会过分多或少,全身的筋骨都有活动到。机动性与冲击性强。
问题八:手球运动的特点手球运动是高个子和矮个子都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的一个项目,它既可以很好地体现身材高大者的力量与高度,又可以充分表现身材矮小者的快速灵活。韩国人可以在手球上取得优异成绩,中国人也应该可以做到。
问题九:篮球与手球有什么区别?是不一样的规则,手球规则规定,允许进攻队员持球走3步,运球后还可走3步,持球不得超过3秒。
手球是怎么打的:
包括进攻技术、防守技术和守门员技术。
进攻技术:包括传接球技术、射门技术、突破技术和运球技术。
①传接球技术:传接球是手球比赛中队员之间有目的地转移球。比赛中多采用单手传球,根据出手部位、移动方式和动作结构的不同,分为原地、行进间、跳起的单手肩上传球、单手体侧传球、甩传、低手传球、背后传球、颈头传球等。而接球多是双手接不同高度的球。如接高球,接平球,接低球。
②射门技术:射门是得分的唯一手段,也是手球最重要的进攻技术。射门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有:支撑射门,即有一只脚或两只脚支撑在地面的射门,如原地射门、垫步射门、交叉步射门、跑动射门等;跳起射门,是为了争取空间优势和缩短距离摆脱防守队员的封挡,向上或向前跳起的射门技术;倒地射门,是为了摆脱防守扩大射门角度和接近球门,采用身体极度前倾,在失去身体重心平衡的状态下,倒地完成射门。另外,根据出球部位还可分为高手射门、肩上射门、体侧射门、低手射门和反手射门。
③突破技术:是持球队员运用合理的移动技术超越防守人的方法,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不仅可以直接射门,还可以打乱正常防守,为同伴创造进攻机会。根据突破的方向和动作结构的不同,分为同侧突破、异侧突破、跳步突破和转身突破。
④运球技术:是控制球的队员1次或多次按拍从地面反弹起来的球的动作方法,持球队员通过合理运球可以调节和衔接个人技术,扩大活动范围,提高技术运用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运球分为直线运球和变向运球等。
防守技术:包括防守对手、封球、打球、抢球、断球。
①防守对手:是防守队员运用合理的移动技术抢占有利位置,利用身体以及适当地借助手臂阻挠和破坏对手进攻的行动。防守对手是个人防守技术的综合运用。分为防守持球队员和防守无球队员两种。
②封球技术:防守队员选择正确位置,利用手臂和身体来封挡对方射门球。用这种技术可以直接把球封住获得反击的机会,或者封挡住一定的角度,同守门员配合,破坏对方射门的准确性。封球技术有正面封球、侧面封球、跳起封球等。
③打球技术:防守队员用单手突然准确地打掉对手控制着的球。分为打对方手中球和打运球两种。
④抢球技术:争抢不属于任何一方的球。如抢封挡下来的球,抢守门员挡回和球门柱弹回的球等。关键是积极抢站有利位置。
⑤断球技术:防守队员在准确判断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地移动截获对方传球。断球是发动快攻的最好时机,成功率高。断球一般有横断球和纵断球。
守门员技术:包括基本姿势、位置选择、移动和挡球等技术。
①基本姿势:守门员为了及时封挡不同方向射向球门的球,保持能随时向任何方向快速移动的姿势。
②位置选择:守门员的位置选择是封挡射门角度的关键。通常守门员应站在球门线前0.5米球和两球门柱连线所形成的夹角的分角线上。
③移动技术:守门员根据场上球的不停转移,为保持好正确的封挡角度,就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所处的位置,这就需要移动,守门员的移动技术有滑步、上步、跨步、跳步、交叉步等。
④挡球技术:守门员在移动选位的基础上封挡对方射向球门的球。一般有手臂挡球、脚腿挡球和手脚配合挡球等技术。
是有一些规则沿用了篮球的,但不一样的。...>>
中国手球运动员
中国手球运动员有赵晨、崔亮、程海津、金梦青和郝可鑫等。
1、赵晨
赵晨,男,中国手球运动员,效力于中国男子手球队。参加2022中国手球超级联赛,赵晨所在的江苏队荣获总冠军。参加2023年全国男子手球冠军杯赛,所在的江苏队获亚军。参加2022年全国男子手球锦标赛,赵晨所在的江苏队荣获总冠军。
2、崔亮
崔亮,中国手球运动员,山西阳泉人,1983年8月20日出生,身高195cm,体重100公斤。1992年,还是预科生的崔磊就随队参加了全国少年手球比赛,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1993年太钢男子手球队解散,崔磊进入到了海军队,并将本来是篮球运动员的弟弟崔亮推荐入队,就这样14岁的崔亮结束了篮球生涯跨入了手球界,与哥哥一起在海军男子手球队并肩作战。
当时14岁的崔亮已有190厘米、身形壮实,一看就是非常好的底线材料,1997年他正式开始了手球生涯。一年后,崔亮终于实现了第一个梦想——进入一队,1999年16岁的崔亮实现第二个愿望——进入国家队。
3、程海津
程海津,男,手球运动员。2021年,代表北京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2022年,程海津加盟了莫斯科中央陆军俱乐部队,代表中央陆军俱乐部二队征战俄罗斯男子手球高级联赛。2023年9月12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成立,入选手球项目大名单。
4、金梦青
金梦青,女,1995年5月29日出生,中国女子手球运动员。2021年9月11日,在第十四届全运会女子手球金牌赛中金梦青所在的江苏队获得冠军。
5、郝可鑫
郝可鑫,1986年1月15日出生于辽宁省兴城市,中国男子手球队队员,在场上担任右内锋的位置。2003年进入江苏省男子手球队,2004年进入国家队集训,曾夺得2006年亚洲青年锦标赛第四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崔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赵晨
五人制手球是否算犯规次数
手球,究竟该怎么判?
估计很多球迷最近都发现了一个问题:裁判对于手球的判罚越来越松了,甚至很多判罚案例都违背了大家原本对于手球犯规的评判标准——是否扩大了防守面积。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裁判们“瞎了”,甚至是“收黑钱了”,但实则不然,因为我们通过近两年的足球竞赛规则可以发现,这样的手球判罚都是合理的、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的。
手球犯规涉及到有意用手或手臂触球的行为。
下列条件必须被考虑在内:
·手向球移动(而非球向手移动)
·对手和球之间的距离(意料之外、反应不及的球并非手球犯规)
·手的位置并不意味着犯规与否
·用手中持有的物体击球属于手球犯规(例如衣服、护腿板等)
·用掷出的物体击球属于手球犯规(例如球鞋、护腿板等)
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规则中并没有大家传统意义上认为的“是否扩大了防守面积”这条,恰恰相反的是,规则中特意强调了“手的位置并不意味着犯规与否”,而上述条件也正是现如今裁判对于手球的判罚标准。引用一条来自于@扑点百分百的评论,我觉得很有道理:“大家要明白一点,裁判考试考的是足球竞赛规则的原文,而不是我们大家口中的理解或者众人对于规则的解读。所谓的扩大防守面积啊、手球获利啊这些从来就没有在规则中出现过。大家口耳相传的“规则”不一定是正确的,相反还可能是对规则理解的误区。”
之前的确会有裁判将“是否扩大防守面积”作为是否判罚手球犯规的考虑因素之一,但是现如今在规则的完善下,裁判们正在将对于手球的判罚逐渐放开。常看英超的球迷们肯定有所察觉,本赛季的英超联赛中,几乎每轮都有关于手球的争议判罚,而这些判罚基本上没有判手球犯规,换句话说,如果让你仔细回想英超中手球被判罚犯规的案例,你肯定想不到多少。其实不只是英超,德甲、意甲、西甲以及欧洲的顶级裁判们都在逐渐放宽手球的判罚。就比如说皇马主场踢拜仁的那场比赛中马塞洛的手球,他当时确实扩大了防守面积,很多皇马球迷也都认为应该判罚点球,但主裁判卡基尔在赛后就表示他认为那次手球是近距离的球打手,并不构成手球犯规。而他的这种观点,正是现如今裁判们对于手球犯规的处理方法。我在接受英足总裁判培训的时候裁判主管也特意提到了,现在只要是近距离的球打手,或者是球经过反弹后弹到了手臂上,只要你的手不打开超过四五十度、不特意向上举、不故意挡球,都不应被判为手球犯规。以后这类判罚会越来越多的出现,不要以为这些都是误判,这些判罚都是有规则的依据的。
还有一个经典的规则误区就是对于故意破坏明显的进球得分机会的判罚,自从前年很多媒体大肆宣传“国际足联改变对于禁区内红点的判罚”后,很多人就产生了这样的误区:在禁区内通过犯规破坏进球得分机会,裁判判了点球,那根据现如今的“新规”,就只能向犯规队员出示黄牌。但真正的规则是这样的:
·如果是通过故意手球的方式阻挡、破坏了明显的进球得分机会,无论在禁区内外,都将被直接罚令出场,禁区外就判直接任意球,禁区内就判点球。
·如果在禁区外通过除手球外的其他犯规破坏了明显的进球得分机会,裁判员要判罚直接任意球,并将犯规队员罚令出场。
·在禁区内通过犯规行为破坏了明显的进球得分机会,如果犯规动作是冲着球去的(例如正面、侧面的贴地铲球,但是没铲到球反而是把人铲倒了)则要判罚点球并且警告该犯规队员;如果犯规动作并非冲球去的(例如从后方的推人、拉人以及正后方铲人,或者其他严重犯规行为)则还要判罚“红点套餐”。
此外,我发现很多人对越位的规则也有误解。首先要说的是,除了手和手臂外,身体的其他部位都算作“有效触球部位”,都是适用于越位规则的。而根据越位规则来看,如果在出球的一瞬间最终接球的队友处在越位位置上,而球是被防守队员或者守门员“扑救”到队友脚下的,或者是经过防守队员的折线、反弹(防守队员并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没有做出有意踢球的动作),都属于越位犯规。而另一种情况是,如果球离对方球员有一定的距离并且对方球员做出了有意踢球的动作并且碰到了球,那么在越位位置上的队友接球是不属于越位犯规的(例如利物浦与热刺比赛中洛夫伦对球的处理)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有时会看到裁判在上半场就对“拖延时间”的球员出示黄牌,而评论区必定是骂声一片,大家都不理解为什么上半场就会判罚队员拖延时间。实际上,从规则上讲,这是“延误比赛的重新开始”,裁判对这类犯规是必须要进行警告的。这类犯规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在即将掷出界外球时突然故意将球留给队友
·在被换下时离场缓慢
·过分拖延比赛的重新开始
·故意将球踢远或抱走,或在裁判响哨后故意踢球
·故意在错误的位置开任意球,导致任意球重开